人少,所以每一个都是宝。
大家也都爱惜羽毛,没人会在明知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,为了点儿比赛成绩就毁掉自己的名声。
毁掉名声就等于毁掉自己,就算是宝物,在染上了不可洗掉不会褪色的污渍后,也只有遭人抛弃这么一个下场。
因此自然不会有人犯蠢。
考试的题目不多,有琴绕梁先是从头到尾粗略地看了一遍后才开始做。
总共就十题,难度是递增的,除了最后一题艰深了些,别的都不算太难。
有认真上课,勤于练习的人大多会做,不会的那部分也只是考考生对此的理解。
别的不说,就算悟性不够理解那块儿有失分,最后一题也不会做的,考出来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,起码及格还是可以的。
毕竟理论考试而已,不涉及天赋,勤奋些的人都能答出来。
有琴绕梁不是个笨的,有悟性还勤奋,天赋也好,卷子对常人来说都除却最后一题别的都不难,对他来说就更是简单。
拉开尖子和普通净化师之间距离的,就是这最后一道题。
这题答不答得出来,答得出来后又能答对几分,这对的多或者少,里面都有讲究。
是主脑和评委们评判成绩的一个主要标准。
做到最后一题时,有琴绕梁并没有被刁钻的问题卡住,但他答题的速度较之之前,却也慢了许多。
不过慢归慢,这题对他来说还不成问题,慢只是为了思考得更仔细,好答得更详细周全,别有所遗漏而已。
评委们从主脑那边发现已经有人在答最后一题时也没惊讶,这速度虽然快了些,但前面的题不难,这么快做到那里也不算奇怪,果不其然,随后就又显示有其他人在做最后一题。
不过饶是如此,第一总是不同的。
还是有评委起了好奇心,走到第一个答题的人背后,想看看对方是怎么答的。
有琴绕梁毕竟不是普通人,作为精神力师,他的警惕性远比一般的净化师强,才有人靠近他就发觉了,更别提站到背后。
想到这是在比赛,总不会有人作弊到明目张胆跑到他身后来看答案,再加上那人比少年人更沉重些的脚步声和呼吸,对方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。
在这种场合能站在这个擂台上的,并且还能自由行走的非少年人,想来也就只有评委。
估计是和前世考试时的那些监考老师一样,没事就喜欢看看学生是怎么答题的。
想到这,有琴绕梁心生亲切,也没回头,反正答案已经在脑海里了,索性加快速度写出来,好让评委看得更全些。
有琴绕梁下笔如有神,他身后的评委也看得入神,妙,真妙。
这少年人看起来年纪小小,答题却极为老道,且立意新巧。
这道题原本就难,能中规中矩地回答出来的,就算不错,如这人一般的,是为极佳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