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我就却之不恭了。”
李成笑着应下,心里却想着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“宝贝”
。
成交之后,李成和老刘坐在那张坑坑洼洼的榆木桌上,开始闲聊起来。
“刘大叔,您这祖屋,看着有些年头了,应该有不少故事吧?”
李成试探着问道。
“故事?多着呢!”
老刘抿了一口茶,缓缓说道,“这房子,是我爷爷建的,那时候,正是民国时期,兵荒马乱的……”
老刘开始讲述祖屋的历史,以及那个年代的种种故事。
李成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提出一些问题。
老刘对那个年代的历史,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,都了如指掌。
“刘大叔,您对那个年代的历史,真是了解得透彻啊!”
李成由衷地赞叹道。
老刘摆摆手,笑道:“那时候,日子苦啊!
吃不饱,穿不暖,还要躲避战乱。
不像现在,生活好了,日子也太平了。”
“那时候,为了填饱肚子,什么都吃。
树皮、草根、观音土……能吃的都吃了。”
“刘大叔,您以前是……”
李成试探着问道。
老刘笑了笑,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说道:“过去的事情,就别提了。
现在,我就是个普通的农民。”
李成没有继续追问,他知道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,不该问的,就不要问。
临走时,老刘递给李成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一个地址。
“小李,以后有时间,可以去这个地方看看。
就说是我介绍的。”
李成接过纸条,看了一眼,上面写着“市研究所”
。
他心中一动,难道老刘和研究所有什么关系?
“谢谢刘大叔,”
李成感激地说道,“我一定会去的。”
“常来看看,”
老刘拍了拍李成的肩膀,“我一个人也怪闷的。”
李成答应了老刘常来串门,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保证每次都带点好茶叶过来。
老刘听得哈哈直笑,嘴里不忘调侃:“小李啊,就冲你这份孝心,老刘我还能多活几年!
不过下次别带太贵的!
咱这农家小院配不起锦鲤,总不能糟蹋了好东西吧!”
两人又寒暄了几句,李成本打算帮着老刘收拾一下屋子里散乱的木屑残渣。
却被老刘一巴掌拍开:“行了行了,赶紧滚去陪你妹子吧吧,你看李菁那姑娘,哎呀!
我媳妇都快跟她聊上热炕头了。”
李成只得应下,失笑着拎起新得的“宝贝”
,朝里屋走去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