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狗子转身和王父交代了声:“王叔,我有事儿,你们不用等我了,替我和虎子说一声。”
王父刚才已经注意到林狗子的行为,大概猜到了他的打算,就点点头应了声“知道了。”
心里其实是对林狗子的打算不抱任何希望的。
林狗子快步追上已经要走远的账房老头:“先生,您可以考考我嘛!
就算我帮不上您什么大忙,也可以帮帮您小忙嘛。
我又不问你要工钱……”
老头在心里翻了个白眼,不要工钱就证明有其他想要的,小兔崽子,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打算。
老头一言不发地走在前面,却也没赶跟在身边喋喋不休的林狗子。
林狗子跟着老头出了院子走了不到一炷香时间,来到了一处作坊式的地方。
这里来来往往的人都在忙碌着,林狗子打眼一瞅,原来是处造纸坊。
纸坊的人路过老头身边时都会打声招呼:“徐老。”
原来这老头姓徐,看样子在纸坊的人缘不错。
徐老头来到一间堆了不少箱子的房间,走到书桌前坐下,掀开面前的账簿,打算让面前的小毛孩子知难而退:“本纸坊一月可生产两百刀上等宣纸,共需耗费材料成本一百六十两白银,人工成本四十五两白银。”
徐老头一边拨弄着手边的算盘,一边接着道:“运到京城需耗费运输成本两百八十两白银,此时京城的宣纸价格为每刀九两白银,若两百刀都售尽,纸坊可盈利多少呢?”
徐老头话音刚落,林狗子就斩钉截铁地答道:“一千三百一十五两。”
徐老头本还在不紧不慢地等着林狗子出丑,让林狗子认清只识几个数是不能做账房的。
不过林狗子一看就是没什么见识的乡下小孩子,可能连字都没识过,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徐老头不爱跟孩子计较,但让孩子清楚的认清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听到林狗子的答案,徐老头看了看自己的算盘,算盘上显示的数字分明和林狗子答的一样。
虽然两人是同时得出的答案,可他是算盘算出来的,而林狗子却是心算出来的。
也许是凑巧蒙对了,徐老头自欺欺人地想着:“纸坊共有八十名工人,平均每人可得工钱几何?”
“约五百零六文。”
林狗子再次快速给出了答案。
徐老头听到这答案终于承认自己看走了眼,也许面前的孩子是个天才:“可有识字?”
“识过一些简单的字,没读过书。”
是的,记忆里的林狗子是认识一些字的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