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世家的反应越是剧烈,那就说明这条路越是正确。
世家见皇帝不理会他们依然我行我素,那就想对策。
你卖书,那我买书。
然后各地的书脱销。
然后太子来了个阴招。
按户籍买书。
每人一套。
来吧,第二套直接翻倍,第三套在翻倍。
反正我只要人们都能有书读。
我不管是谁买走的。
世家有钱那就使劲买。
我这里不限量供应。
世家一看这条路行不通了就换方法。
你印出书来了,那你得有人教书吧,我直接给人控制起来,我世家的人不去教书,看你能有多少人识字。
然后杨昭依然出招。
国家有钱,直接成立教育司,每个县都有教育司的官员。
不干别的,就是教书育人,国家给开工资,给俸禄,给品级,主管天下百姓的教育事业。
有钱有粮,隋炀帝还比较得民心,那怎么玩怎么有。
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饭,你就是天王姥爷。
各世家一看这也没办法了,就更恨清云道长了。
这人就一直窝在大兴城,就跟镇守国运似的,普通的魑魅魍魉都绕着大兴走。
而且他还不破碎飞升,就一直耗着。
都耗了十几年了还不破碎飞升。
有些家族都换了家主了他还在。
咬牙切齿的一点办法没有。
皇帝不出大兴城,没人敢去大兴城搞事情。
清云坐镇大兴城,武林门派集体缩着脑袋混日子。
正反两道魁首都给打废了,你其他门派还敢冒头?只剩下世家门阀苟延残喘。
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。
当然有过得不好的,就有过得好的。
那些抓住机会转型的世家门阀已经变成了与朝廷紧密相连的大商人。
虽然税是重了点,但是吧,挣的钱和以前的种地来比较,浮云,都是浮云。
自己偷偷摸摸的乐就行。
隋炀帝还是给了条生路的。
国家打仗保境安民,各商人努力挣钱缴税盘活国内外的经济流通,各司其职,各获其利。
经济繁荣使得国内民生得以发展,国外贸易赚的财物发展国内。
都有美好的明天,都有光明的未来。
世家门阀联合不到一块,想起兵都没几个人响应。
人民生活的很安逸,均田制从根子上就削弱了地方士绅对于平民的携裹。
自己都有地,不必去租种地主的。
而且生女儿也给地。
女婴的存活率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